1.0,2.0,以及3.0

从Web谈起

在互联网的“荒蛮时代”,所谓上网就是输入一个网址,然后浏览网页上的内容。这被成为Web1.0的时代兴起了大大小小的“门户网站”,也带来了一场泡沫。人们上网睁着大眼睛汲取着“内容编辑者”提供的新闻、知识、广告、言论……

接下来的Web2.0时代,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。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互联网的建设者,目光所及之处,你皆能留下足迹。你编辑百科词条,回答知乎问题,写写博文,去微博吐槽几句,上豆瓣写个影评,社交网络圈子轮换发表状态,看到喜欢的点个赞,遇到搞笑的发弹幕233……

从单方面的信息传递,到去中心化的共同建设。互联网从1.0升级到2.0,互联网的内容被极大地丰富起来。

但是,显而易见的是在这种纷繁的信息流动中,人们更难抓住重点,更难过滤信息,更难寻求价值。尽管会有许多补救措施,你可以拉黑,可以只关注相投的,可以有“公共编辑”志愿者,可以设置亲密朋友圈…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在优良建设和混乱度增加二者对抗的时候,却发现它们是正相关的。

于是每个举报维护和优质推选背后都有运营管理人员的辛勤处理,在这一点上又好像回到了1.0时代似的。只不过这次我们从挑选质量更高的门户网站,变为挑选更贴合舒适的平台。于是从QQ空间、开心网、饭否、人人、微博、朋友圈、知乎、豆瓣……一个平台的陨落到一个平台的兴起,伴随着你迁移的是你想看的人和内容,迁移的契机不过是从环境的恶化,到达一个环境尚未破坏的地域。

好在1.0的思想从未被人抛弃,优质内容的提供者往往能够持续输出优质内容,单方向聆听也更能令人抓住重点和价值。于是你能看到订阅号、知乎日报、暴走日报、优酷出品等等,把2.0的产物优选后以“出版物”的方式单方向传递信息。也有强调“纷繁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”的ONE一个,做着单方创作内容的输出。

我们不禁要问,这极大的繁荣,这骤然的兴衰,信息的互动传递、聚合筛优,真的是互联网的全貌吗?

3.0从极致做起

Web3.0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,有人说是“语义网”,有人说是“零终端”,有人说是“物联网”。事实上Web3.0也将是多种技术的兴起、繁荣、融合,绝不是什么具体的技术,因为它是概念。

我们定义1.0是:网络-人,需要强大的内容来源做“靠山”支持。

那么2.0是:人-人,由消费者自产自销。

那么3.0将会是:人-网络-人。

这个趋势也正好说明了科技的进步解放了生产力。我们产生的海量数据将不再由我们自己直接消化了,而是交给网络,由它挖掘价值、分配价值。

有人说,那不就常说的—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嘛!我想说是,但不全是。我们就先从数据挖掘说起,很多号称数据挖掘的东西,比如“猜你喜欢”“搜索推广”等等。我们扪心自问一下,那东西目前真的靠谱吗?你点过多少次那些广告链接?真正又有多少感到有兴趣?

我一直认为,广告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,变成了垃圾。

但并不是说你搜索过“iPhone”就一定要在你下次搜索“手机”这个关键词时在网页上“啪!”贴一个“xx合约机”的广告链接,这么简单粗暴。就算你的数据挖掘表明99%的iPhone用户都会选择“xx合约机”。

啤酒和尿布的相关性很大,但那发生在超市而不是酒吧。

在骄傲地号称自己是大数据时,有没有想过这一套东西有没有做到极致?有没有带来价值?是不是放错了地方?

从大数据到创造价值还是一段很长的路,就像从吸引流量到完成交易的路一样长。超前地使用技术,忽略情景应用,就是泡沫。

自然的生活

我曾经非常羡慕知乎、豆瓣。它们可以要求广告做的符合社区风格,以此来淡化“广告感”。也羡慕那些软文、段子手,因为它们能不经意间让你接受到宣传的信息。但后来发现我错了,那些只不过是离“放错位置”更远了一点。

3.0带给人的价值应该是自然的,不是投其所好、不是刻意迎合。价值应当从数据和服务中来,而不是从刻意取悦消费者中来。

3.0是连接一切的,把一切接入网络。信息在身边穿梭,它们感知着,智慧地改变着,但请别称“物联网”,因为你甚至感受不到网络的存在。

3.0是不可言喻的,就像凯文凯利在谈论大数据时所说,不要去试图解释大数据挖掘的结论,因为在大数据时代,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,你很难用几个因果推断得出结论。你只需要相信这个大数据揭示的事实。

如果未来有一天,当你正在逛街,腹中饥饿,打开手机,第一条推送正好是一个离你最近的一家餐馆,而且价格符合你的心理预期,菜品正和你的口味,正好有你今天特别想吃的食物。不要感到惊讶,不要问为什么。